金秋十月,惠风送爽,硕果累累。10月19日,伴随着收获的季节,由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和甘肃省法学会共同主办的首届敦煌法学高端学术论坛在飞天故里——敦煌隆重召开。来自省内外法学界的领导专家学者法律法学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承发展大计,共研法治中国建设伟业,共享敦煌法学研究成果,全力推动敦煌法学研究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壮大。
法者,治之端也。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近年来,甘肃省法学会敦煌法学研究会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深化传统法学文化研究,积极转化法学研究成果,先后出版《敦煌法学文稿》《敦煌古代法律制度略论》《敦煌法论》等专著8部、论文集4部,30多篇论文被收入有关文献资料文库。同时,敦煌法学研究会积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级社科基金项目5项、其他省部级项目7项,为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作出积极贡献,得到中国法学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充分肯定。
敦煌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敦煌学是世界显学。敦煌法学是研究我国敦煌及其周边地区石窟艺术与出土法律文献及其它资料中所反映出的我国古代敦煌法律现象、法制状况、法律生活、法律关系、法律过程与变迁及其规律的学问,是敦煌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敦煌法制文献研究与敦煌学研究同步已有百年学术史。本世纪初,国内专家学者对敦煌法制文献的整体观察、系统综合研究逐渐丰富起来,《敦煌法学文稿》《敦煌古代法律制度略论》《敦煌法论》《敦煌契约文书研究》等一批研究成果先后出版,从法律专业新学科建设的角度,对“敦煌法学”基础理论构架提出了构想和设计,为敦煌法学的诞生打下了基础。2020年11月,甘肃省法学会敦煌法学研究会在兰州成立。
在论坛现场,一位80多岁的老人格外受人关注,他就是甘肃省法学会敦煌法学研究会的会长,敦煌法学的发起人,甘肃省法学会敦煌法学研究会会长、兰州大学敦煌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功国先生。他腿部受伤,是坐着轮椅到现场的,但丝毫不影响他对敦煌法学的挚爱和推广。李老说,如果漠视敦煌法制,就会失去这一中国古代法制的历史见证,也会使敦煌文化失去社会与法制根基。李老现场立下宏愿:三五年内组织队伍,完善研究会活动规则;文献资料搜集、整理、集释300—500篇,汇编敦煌法律文献100万字;建立敦煌法学新学科,出版《敦煌法学文稿》学术版、大众版各50万字;举办敦煌法学培训班,培养人才,普及敦煌法学知识;开展学术交流,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使敦煌法学处于学术前沿,填补敦煌学的空白缺失,改变敦煌法学的落后局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现场的人听了无不为之动容、振奋、赞叹!
期间,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法律工作者围绕“弘扬优秀法律文化·加强敦煌法学研究”主题,紧扣敦煌法治文化的保护、传承、展示和创新,聚焦敦煌法学学科发展的重点问题,开展研讨交流,碰撞思维火花,推动成果转化,论坛共征集10个省(区、市)报送的120篇论文,50篇论文获奖。
会后,多名会员代表表示,参加本次论坛感触颇深、收获良多,下一步将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决贯彻论坛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力做好敦煌法学文化发掘传承,努力践行一名法学法律人的担当和使命,不断扩大敦煌法学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我们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依法治省’‘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加强传统文化学习传承,进一步推进敦煌法学学科成长和跨学科对话,扩大敦煌法学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在法治建设新征程上不断探索创新。” 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韩世峰说。
“我们要加强敦煌学研究,讲好敦煌故事,使敦煌法学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厚重历史资源和丰润滋养。”省法学会秘书长刘鹏文表示。
“下一步,酒泉市法学会将持续推进‘实体化、实战化、实效化、实质化’建设,紧扣‘政治建会、研学兴会、人才强会’要求,为法治酒泉建设贡献力量。” 酒泉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龚德平谈道。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甘肃省法学会敦煌法学研究会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与法治建设实践相结合,大力推动对敦煌法学的挖掘研究和传播交流,弘扬敦煌法治文化所集中展示的中华法系和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有益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 / 甘肃法治报 魏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