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资讯

充分发挥职能优势 司法行政提供精准高效法律服务

发表于:2020-04-15 10:38:00

农民工法律援助,公证、“互联网+仲裁”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司法鉴定护航打击贩卖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打击假冒伪劣防疫产品……3月24日、4月1日,司法部连发两批总共24个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公共法律服务典型案例,涉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和仲裁工作5个领域。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疫情防控工作和企业复工复产也面临着新的法律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成为司法行政系统当前一项工作重点。

近日,多位法学专家和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司法部发布的这些指导性案例生动典型、务实权威,是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者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服务依法防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生动实践,绘就了暖心画卷与借鉴蓝本,彰显了法治温暖,增强了社会认知,也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传递温暖增强社会认知

余某是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某科技有限公司机修工。2月22日,公司通知余某等员工复工复产。当天在打扫厂房卫生时,余某不慎跌落致伤,2月24日经抢救无效死亡。

太湖县经济开发区法律援助工作站得知情况后,主动与死者家属取得联系,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指派法律工作者孙伟承办此案。在孙伟和太湖县劳资纠纷调解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公司最终同意死者家属的意见,先行垫付丧葬费与一次性工亡补助金,2月28日全部履行到位。

“这起工伤事故赔偿案例从发生到最终解决,前后不到一周时间,充分体现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高效、便捷的特点”,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蒋立山说。

为农民工讨薪提供法律援助、为受疫情影响的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助力企业融资保障复工复产、帮助劳动者利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记者注意到,两批典型案例中有着大量暖心事。

“可以说,公共法律服务在防控疫情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交出了优良答卷”,北京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淑焕律师告诉记者,这些案例充分体现了公共法律服务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依法治国实践有所需,公共法律服务有所应”,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静坤认为,司法部发布的典型案例体现了公共法律服务的社会价值,有助于增强公共法律服务的社会认知,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知晓这一途径,并由此获得更加及时有效的帮助。

提供大量有益参考借鉴

上海仲裁委员会微仲裁小程序,运用最新技术确保了仲裁程序安全、保密的基本要求,同时优化了网络庭审程序,实现“电脑端+手机端”无缝衔接,参与人只需一台手机即可直接参与到最多18人共同在线的网络庭审。

重庆市两江公证处推出赋能金融6项措施,开辟专项绿色通道,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及时开发远程核保签约监督系统,适时采用远程核保签约监督公证,为受疫情影响无法办理金融贷款手续的企业和个人提供“面对面”、高效便捷的公证服务。多地公证处结合企业和当事人实际需求,推出在线公证,赢得当事人好评。

疫情发生后,四川基因格司法鉴定中心迅速建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专项工作组,调整法律服务方式,组织鉴定中心专家和技术人员快速搭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平台,开通7×24小时专项服务热线,对疫情防控引发的司法鉴定服务需求,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助力企业破解复工复产遇到的困难。

“公共法律服务队伍的专业水平、职业态度和工作成效,决定了相应的社会评价。鉴于此,应当积极推进职业建设和专业能力建设,提升业务创新能力水平,典型案例中一些新模式、新方法的推出应用,为此提供了大量参考借鉴”,刘静坤告诉记者。

发挥示范教育警示作用

疫情发生后,打击贩卖野生动物备受社会关注,而司法鉴定是公安机关打击贩卖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关键环节。

2月22日,河南省信阳市森林公安局查获正在交易的疑似野生动物娃娃鱼9只,委托宁夏绿森源司法鉴定中心进行司法鉴定。宁夏绿森源司法鉴定中心采用线上受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迅速安排部署专家开展鉴定工作,当晚便正式出具了司法鉴定意见,得到信阳市森林公安局好评。

疫情防控物资是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保障,公证机构利用其沟通、服务、证明、监督等职能,及时介入快速反应,在依法打击生产销售伪劣的防治防护产品物资及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犯罪活动中,以其特有的方式,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予以坚决打击,提振了企业复工复产的信心。

“广大法律工作者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高质高效处理疫情期间的法律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及时有效的权利救济和利益保障,有效应对了突发风险,有力守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健康安全,成功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值得肯定”,蒋立山说。

Copyright©2015-2025 甘肃省法学会版权所有